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科技园区 >> 中国常州高新区
中国常州高新区
2010年07月04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03人参与

【地理位置】常州市新北区地处常州市北部,北纬31°48'~32°03',东经119°46'~120°01',北濒长江,与泰州市隔江相望,东与江阴市相邻,西与扬中市、丹阳市接壤,南接常州市老城区,境内地势平坦。【行政区划】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9年始,行政级别为副厅级。1995年6月,常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中共常州市新区工作委员会、常州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共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02年4月,常

【地理位置】常州市新北区地处常州市北部,北纬31°48'32°03',东经119°46'120°01',北濒长江,与泰州市隔江相望,东与江阴市相邻,西与扬中市、丹阳市接壤,南接常州市老城区,境内地势平坦。 
【行政区划】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9年始,行政级别为副厅级。19956月,常州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中共常州市新区工作委员会、常州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共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024月,常州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在原新区的基础上建立新北区,辖原新区河海街道、三井乡、龙虎塘镇、新桥镇、百丈镇、圩塘镇和原县级武进市薛家镇、安家镇、魏村镇、罗溪镇、西夏墅镇、小河镇、孟河镇,共有150个行政村和27个社区居委会,区域总面积439.16平方公里。200310,新北区进行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圩塘、魏村、百丈、安家4个镇合并为春江镇,镇政府驻圩塘;将孟河、小河两个镇合并设立孟河镇,镇政府驻小河;撤销三井乡、龙虎塘镇,在其原辖区域设立三井街道办事处、龙虎塘街道办事处,共有149个行政村和28个社区居委会。 
【地质、地貌】本区大地构造属于江阴-溧阳复背斜、东台-溧阳地震带,基岩以上分布着140200的第四纪冲积土层,属相对稳定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重要建筑按七度设防。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面坡度小于0.5%,地面青岛标高一般为3.615.61,区内水网遍布,河流纵横,最高洪水位标高3.63,设防水位标高3.91 
【资源】全区耕地面积17667公顷,常年种植小麦、水稻、大豆和油菜等农作物;沿江圩滩面积680公顷,主要生长芦苇。全区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位埋深在40以内,单井出水量为每小时40吨以上。 
【人口、民族】总人口以汉族为主,由于婚嫁等原因,少数民族主要有回族、侗族、苗族、土家族、壮族等。 
【交通】本区位于常州市城北,北枕长江,南靠沪宁铁路。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与苏州、无锡、镇江连袂成片,距上海、南京不到2小时车程。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38省道、常澄路以及规划中的京沪高速铁路、镇南铁路、常泰高速公路等穿区而过;拥有常州市全部长江岸线,具有建立深水良港的天然条件,已建成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州港,并已开通国际远洋运输航线;位于区内的常州机场已开通至国内20多个城市的航班;藻江河、德胜河、新孟河三条等级河道纵贯全区,连通京杭大运河和长江,构成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水、陆、空立体对外交通网。

  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11月经国务院批准最早成立的全国52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规划用地面积5.63平方公里。经两次区划调整后,20024月,在高新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常州市新北区,地域面积扩大至439.16平方公里,目前下辖3个街道、6个乡镇,总人口43万。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位于常州市老城区之北,北依长江,南枕沪宁铁路,东与江阴市、西与丹阳市和扬中市接壤,与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中心城市等距相望。区内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州港和可直航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常州机场,沪宁高速公路、京沪铁路、338省道、在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常泰高速公路,新藻江河、德胜河、新孟河三条内河连通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构成了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水、陆、空立体对外交通网,区位条件优越。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坚持又好又快、能快则快的发展要求,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各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05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财政总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0.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5.3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工业投入220.5亿元,同比增长20.4%。以占全市1/10的土地、1/8的人口,实现了超过全市1/6的一般预算收入、1/5的固定资产投资、1/3的进出口总额和1/3的实际到账外资。在江苏省开发区中综合排名第五位。
   ——产业特色逐步形成。坚持走产业强区之路,优布局,建园区、上项目、育产业,形成了一城(高新区)三带(滨江产业带、通江路产业带、黄河路产业带)多园(出口加工区、新北工业园、环保产业园、机电工业园等)的产业布局形态,各专题园区配套完善、形象优美、功能互补,可以随时承接各类项目落户和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各专题园区与镇区(街道)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形成了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和创意、光伏、生物医药等三大新兴产业。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销售收入1390亿元、工业利税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0%28.5%。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195家,比去年增加15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6家。以现代(江苏)、小松为代表的车辆和工程机械及配件产业,以天合光能为代表的光伏产业,以国电常州发电为代表的能源产业,以东昊化工、诚达石化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产业,以延申生物、千红生化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等优势产品群日渐壮大。
   ——开放开发硕果累累。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立区之本,整合招商资源,实行企业化运作的招商体制,推行产业链招商,引进和集聚了一批内外资大项目。2009年,新批协议注册外资11.3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7.5亿美元,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到2009年底,全区累计协议注册外资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1.7亿美元,累计兴办外商投资企业1238家,项目总投资137.7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9家;批准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310个,外资项目总体呈现出结构优、质量高、规模大等特点。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注重内资项目的引进培育,到2009年底,全区私营企业数增至11612家、个体工商户1.8万户,注册资本总额217亿元,民营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强区之基,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注重培育创新主体,积极完善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区拥有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级三药产业基地、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环保产业园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等六大国家级品牌创新创业载体,建有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省级三晶信息技术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2009年,新增孵化面积20万平方米,引进各类科技孵化企业110家,引导8家企业与高校、企业合作实施助推车间计划,加速器建设初显成效。创新主体实力强劲,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7家、高新技术产品101只,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49.6亿元,占比达59.6%。区域创新体系日益完善,新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20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家,培育院士工作站10家,承担市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17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1.69亿元,全年R&DGDP比重达2.6%,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与俄罗斯萨马拉州合作共建常州中俄科技合作创业园,与以色列开展中以科技孵化器合作,推动方圆制药公司和俄罗斯益姆基公司开展生物技术领域合作,建有全市首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2009年签订产学研和国际合作协议69项。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领军型海归人才引进,全年引进留学生企业24家,其中领军型海归人才项目20项。创新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相继出台了关于引进研发机构,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创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009年申请专利2100件,获得授权105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5件,创意产业基地动漫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获国家立项,孟河汽摩配产业集群创成省首批品牌培育基地。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园区和镇区互动并进,扩大规模和提升品位互动并进,形成了新城区为主体、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新城建设格局。规划管理上,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和刚性要求,以规划为龙头,强化规划编制,完成了发展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区规划体系,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注重规划整合提升,完成了70平方公里北部新城概念性规划及飞龙居住区、高新商务区等五大综合体的城市设计,使规划更加符合今后发展的要求。城市建设上,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一环六横三纵的城区道路框架体系和较为齐全的供电、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环境管理上,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对进区项目严格执行环评一票否决制度,对重点区域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全面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小康水质监测断面全面达标。积极推进生态绿化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形成了公园、绿地、绿色通道等相互补充、较为完善的城乡绿化系统。引进了世茂房产、九龙仓置业等知名房产品牌,建成了美林国际村、怀德名园、世茂香滨湖一期等精品居住小区。高新区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城市管理上,推行数字化长效综合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环境面貌保持绿、美、亮、净。
   ——社会事业发展迅猛。近年来,随着高新区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社会事业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市行政中心进驻高新区后,体育中心、博物馆、大剧院等一批市级重大项目相继落成,高新区已成为常州市行政、经济和文化中心。发展社会事业,我们在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加大投入的同时,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秉承市场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全市的资源、社会的力量来完善高新区功能配套,先后引进了一批市级教育、卫生资源,目前区内拥有银河幼儿园、河海中学、北郊中学、职业学校、国际学校、河海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拥有常州市第一、第四医院等在建中的优质医疗资源,教育、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完善。随着以4A级景区中华恐龙园、国家级动漫基地、软件园为主体的创意产业基地建设的启动,中华工艺美术博览园与博物馆、大剧院一起交相辉映,高新区已逐渐成为全市文化产业的战略高地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在突出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大力实施富民惠民工程,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进就业富民,建立多层次的职业培训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帮助城乡居民就业在就业,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210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0元,同比增长10%。完善保障安民,基本建成了以养老、失地、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2009年,全区参保企业6734家、参保职工15.6万人;继续推进被征地农民进城保,新增参保人数5198人,新农合人均筹资提标至210元,征缴率继续保持100%。按照征地、拆迁、安置同步推进的原则,建成46万平方米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安置小区,保障居民安居乐业。坚持每年为民办实事,推进农村改水、镇村道路、农桥改造,城乡环境做到硬化、绿化、美化、净化,公交网络村村通达,45个村达到三清一绿目标,10个村达到五化三有标准,8800户农民直接受益。
   ——社会环境安定和谐。围绕服务积极发展大局, 平安新北建设为载体,推进大调解大防控和基层基础三大建设,在全省率先探索城市管理与社会治安一体化新模式,构筑了多层次、立体型群防群治网,有效化解了影响和谐稳定的各类矛盾和问题,社会环境文明、和谐、平安、有序。积极推进法治新北建设,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强化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法制环境规范、公正、透明。突出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全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愿景展望。今后一段时期,常州高新区将围绕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领先区、体制机制创新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现代化新城区,突出又好又快、能快则快的发展主题,做到两个确保”——确保在全省开发区中的位次进一步巩固,确保对全市的贡献份额进一步提升;突出产业培育,围绕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和光伏、创意、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增强研发、孵化和产业化能力,加快打造一批百亿、千亿级的产业集群;突出新城区建设,围绕一城”——北部新城,建设三区”——高铁站场核心区、创意产业基地、高新商务区,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力争早日将高新区建成经济繁荣、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新城区。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跟帖
103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