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创新平台 >>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2010年07月04日
来源:腾讯 作者:佚名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77人参与

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一、基础资源概述2009年底ipv4地址已经达到2.3亿,数量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ipv4地址拥有国,有力地保障了中国互联网的稳步发展。目前ipv4地址数量仍旧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28.2%。2009年底域名总数为1682万,其中80%为.cn域名。域名数量保持平稳。域名利用率正在增加。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网站数量继续平稳增长。国际出口带宽达到866,367mbps,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到35.3%。表2:2008.12-2009.12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二、ip地址ipv4地址容量有限,2012年现有的ip地址将分配完毕。尽管中国的i

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一、基础资源概述

2009年底IPv4地址已经达到2.3亿,数量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IPv4地址拥有国,有力地保障了中国互联网的稳步发展。目前IPv4地址数量仍旧增长迅速,年增长率为28.2%。

2009年底域名总数为1682万,其中80%为.CN域名。域名数量保持平稳。域名利用率正在增加。

网站数量达到323万个,网站数量继续平稳增长。

国际出口带宽达到866,367Mbps,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到35.3%。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表2:2008.12-2009.12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对比

二、IP地址

IPv4地址容量有限,2012年现有的IP地址将分配完毕。尽管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增长迅速,但是仍旧很快将会面临不能满足增长迅速的网民需求境况。届时,运营商、用户和设备提供商将有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

要解决网络地址的问题,需要尽快过渡到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以利于整个互联网未来的互联互通。但是目前国内的IPv6产业链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全国地址分配的机制。目前中国的IPv6地址为63块。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图13:2006-2009中国IPv4地址资源变化情况

三、域名

2009年底域名总数为1681万,其中有80%为cn域名。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表3:中国分类域名数

目前CN域名中,.CN结尾的二级域名比例仍然最高,占到CN域名总数的64.0%,其次是.COM.CN域名,占比为23.1%。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四、网站

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323万个,网站数量增长幅度不大。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图14:2006-2009中国网站规模变化

五、网页

网页的规模反映了互联网的内容丰富程度。自2003年开始,中国的网页规模基本保持翻番增长,2009年网页数量达到336亿个,年增长率超过100%。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图15:2003-2009年中国网页规模变化

从下表的详细网页情况来看,网页的增加量中以静态网页居多。与此同时,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达到10397个,年增长率达到86%。但平均每个网页的字节数增长不多,只增加了2.9KB。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表5:中国网页数

六、网络国际出口带宽

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继续发展,2009年底达到866,367Mbps,年增长率达到35.3%。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图16:2006-2009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变化情况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表6:主要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数

七、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

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根基,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整体互联网的发展质量。我们从四个维度衡量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的整体发展水平:每千网民IP地址数[这里的IP地址数,目前仅指IPv4地址数。]、每千网民域名数、每千网民网站数、每千网民国际出口带宽数。

基础资源指数计算方法

该指数以CNNIC每年两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为基础进行综合测算。从2005年底开始,CNNIC对域名的统计从原来的单纯.CN域名扩展到全部域名类别,本报告对数据基期的设定从2005年开始。考虑到数据稳定性的需要,本报告选取2005年底——2007年中两年四次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基期数据。

指数权重计算:采用专家赋权的方式,共有来自政府代表、业界代表、互联网技术专家、统计学专家等14位专家参与打分,计算结果如下:

IP 地址数 域名数 网站数 国际出口带宽数
权重 0.3004 0.2435 0.2727 0.1833

表7:指标权重分配

各基础指标的指数值=本期网民人均拥有量/基期网民人均拥有量*100

基础资源指数=0.30048×IP地址指数+0.2435×域名指数+0.2727×网站指数+0.1833×国际出口带宽指数

基础资源指数计算结果

IP 地址(万个) 域名(万个) 网站(万) 国际出口带宽( Mbps
2005 年底 7439 259 69 136106
2006 年中 8479 296 79 214175
2006 年底 9802 411 84 256696
2007 年中 11825 918 131 312346
2007 年底 13527 1193 150 368927
2008 年中 15814 1485 192 493729
2008 年底 18127 1683 288 640287
2009 年中 20503 1626 306 747541
2009 年底 23245 1682 323 866367

表8:2005-2009中国主要互联网基础资源数量(这里的IP地址数,目前仅指IPv4地址数)

每千人 IP 地址数(个) 每千人域名数(个) 每千人网站数 每千人国际出口带宽( Mbps
2005 年底 670.2 23.4 6.3 12262
2006 年中 689.3 24.1 6.4 17413
2006 年底 715.5 30.0 6.2 18737
2007 年中 729.9 56.7 8.1 19281
基期数 701.2 33.5 6.7 16923
2007 年底 644.1 56.8 7.2 17568
2008 年中 625.1 58.7 7.6 19515
2008 年底 608.3 56.5 9.7 21486
2009 年中 606.6 48.1 9.1 22117
2009 年底 605.3 43.8 8.4 22562

表9:2005-2009主要互联网基础资源数及指数基期数

IP 地址指数 域名指数 网站指数 国际出口带宽指数 基础资源指数
基期数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007 年底 91.9 169.5 106.4 103.8 116.9
2008 年中 89.1 175.1 112.7 115.3 121.3
2008 年底 86.7 168.5 143.5 127.0 129.5
2009 年中 86.5 143.5 134.6 130.7 121.6
2009 年底 86.3 131.0 125.1 133.3 116.4

表10: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和分项指数

从表8可以看出,从2005年到2009年,四种基础资源都在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同期网民规模也在快速增长,网民规模的快速膨胀,甚至稀释了基础资源的增量,使IP地址、域名等基础资源的千人平均拥有量不增反降(表9)。

从IP地址指数看,从2007年至今,人均IP地址拥有量逐年下降。IP地址是互联网最为基础的资源,没有IP地址,就无法接入互联网,因而,IP地址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如果未来IP地址指数持续走低,可能制约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2007年,国家顶级域名.CN实施“国家域名腾飞计划”。.CN域名跨越式增长,快速赶超了.COM,这也是域名指数在多数年份高于其他三个指数的重要原因。

从2007年到2009年,国际出口带宽指数持续稳步增长,反映了中国互联网带宽资源的快速发展,而带宽资源的增长,为中国网民不断提升互联网应用体验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互联网速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基础资源指数趋势分析

第25次互联网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图17:2007-2009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指数和分项指数的趋势变化

2007年底——2008年底,基础资源的四个构成要素中,虽然IP地址指数持续下降,但是由于国际出口带宽指数和网站指数保持稳定增长之势,而域名指数保持高位平稳,这带动了整体基础资源指数稳定增长。但是到了2009年,域名指数、网站指数都呈下降之势,国际出口带宽指数的平稳增长难以扭转其他三个指标形成的下降大势,导致基础资源指数下降。

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础条件,要保证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资源不会制约整体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从几个方面着力推进:快速扭转人均域名拥有量的持续下滑局面;优化国际出口带宽环境和宽带速度,推进中国互联网从宽带互联网向高速互联网转型;保持域名资源和网站资源的稳步增长。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跟帖
77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