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主持实施《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及园区发展实施方案》以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每年都就此组织专题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工作措施。4月13日,蒋巨峰召集省级相关部门举行专题会议,提出,用超常规举措,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品。2009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41.4亿元,是2006年的近3倍;占全省gdp的份额为8.8%,比2006年提高3.9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2.1个百分点。3年来,我省规划的9大高新技术战略产品、80个重点产品和省政府3年间确认的90个创新产品,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特
自2007年主持实施《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及园区发展实施方案》以来,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每年都就此组织专题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工作措施。4月13日,蒋巨峰召集省级相关部门举行专题会议,提出,用超常规举措,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品。
2009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241.4亿元,是2006年的近3倍;占全省GDP的份额为8.8%,比2006年提高3.9个百分点,比2008年提高2.1个百分点。
3年来,我省规划的9大高新技术战略产品、80个重点产品和省政府3年间确认的90个创新产品,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特别是9大战略产品已全部启动。按照蒋巨峰的要求,省高新技术产业及园区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日前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初步遴选了部分有产业化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品。
“我省GDP总量居全国第九位,但人均仅居二十几位。到2020年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靠什么来支撑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蒋巨峰的发问,引发了与会者对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深入探讨。哪些产品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意愿怎么对接?做大产品过程中如何形成集群……大家认为,四川应该也完全有能力在一些先导产业和产品领域抢占发展制高点,发展的速度要快、质量要高,迅速做强做大。
蒋巨峰指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品,是着眼四川长远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战略性新兴产品的研发和培育上,要分析现有高新技术产品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结合科研成果和专利转化,进一步对产品进行筛选和分类。要选择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包括,能支撑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产品、成长性产品、区域性优势产品,等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强做大,依托产品形成大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专业化配套,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要尊重企业主体地位,把自身有积极性并具备条件、符合相关标准的企业纳入扶持范围,进行动态管理。政府作为服务主体,要研究特殊促进政策,形成推动发展的势能、动能。要着眼长远发展,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重大专项,把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市场和技术走向,立足自身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确定建设性的工作目标。要注重机制创新,如对培育名单实施动态管理、整合政府各种扶持资源等,特别要注重细化科技人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激励机制。
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少雄要求对拟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名单作进一步筛选和论证;突出重点,科学配置资源,支撑这些产品在短期内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切实有效的推进和协作机制。
副省长李成云要求尽快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和重大专项,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编制好“十二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