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科技成果 >> 青岛市科技中介发展状况
青岛市科技中介发展状况
2011年05月30日
来源:科技部 作者:admin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98人参与

科技咨询业。目前,全市已有科技咨询机构2000多个,专职从业人员1.5万人。范围包括重大决策、工程评估、项目论证、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成果推广与转让、技术和设备引进,以及企业技术诊断与科学管理等诸多领域,并呈现专业化、多元化与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科技咨询业市场化管理机制已经初步形成,2000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由89个企事业单位组成的青岛市科技咨询业协会正式成立,制定了行业规范和行业道德,开展了咨询机构的信誉评审等。2003年7月,青岛市被列为国家级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试点城市。为了促进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一、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现状
    1、科技咨询业。目前,全市已有科技咨询机构2000多个,专职从业人员1.5万人。范围包括重大决策、工程评估、项目论证、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成果推广与转让、技术和设备引进,以及企业技术诊断与科学管理等诸多领域,并呈现专业化、多元化与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科技咨询业市场化管理机制已经初步形成,2000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由89个企事业单位组成的青岛市科技咨询业协会正式成立,制定了行业规范和行业道德,开展了咨询机构的信誉评审等。2003年7月,青岛市被列为国家级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的试点城市。为了促进社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定中介服务机构“四技”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为岛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2、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全市共有科技孵化器16个,孵化面积约18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000余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4家。科技孵化器成为推动科技产业化、扶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载体。这些孵化器以青岛高科技工业园为主要集中区,辐射周边地区,初步形成了青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已成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推动科技产业化、扶持科技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成功载体。
    3、技术产权交易。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青岛市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引导技术产权规范交易,青岛市于2003年设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产权交易专项奖励资金”,用于鼓励单位及个人积极参与规范的技术产权交易,并给在青岛技术产权交易所完成的技术交易、中小型科技企业产权交易成效显著的项目进行奖励。以打造科技资本社会化服务平台为目标,经过不断探索和调整,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呈现出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变做项目为做平台,二是从单一服务到综合服务。功能定位直接转向科技创业成果转化。
    4、各类创新载体。“十一五”以来,相继建设了5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国家合作基地,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创新资源配置、技术扩散、成果转化,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科技中介体系发展。为有效发挥好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2008年成立了青岛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为加快推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本市的转移孵化,2009年成立了青岛工业技术研究院,近期投资2.4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5、技术转移促进行动。2007年启动实施的“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创新驿站”网络平台正式开通。创新驿站由综合服务大厅、“互动式”网络平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专业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中介服务中心、区市科技园区分站、技术经纪人团队等7部分构成,青岛创新驿站以企业需求为中心,围绕创新链条中项目、技术、资金、人才、咨询等环节,集成了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专业中介等资源,实现产学研有效对接。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目前,科技中介服务业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缺少中介行业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扶持;二是技术市场交易总额低、项目小;三是公共信息量少,缺少有实用价值的、反映地方产业特色的数据信息资源;四是中介服务机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五是科技中介服务功能链不完整、国际化程度低。为此,下一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建设思路和发展目标。依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根据科技部《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按照“组织网络化、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运作市场化”的要求,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核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出科技咨询、技术贸易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孵化、科技风险投资业等发展重点,规范管理,增强能力,提高水平,拓展服务范围,加快建立和培育由公共、民间服务机构共同构成,并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2015年,建立起有利于科技中介服务业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初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2、建立科技中介服务业组织管理体系。一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政策与法规。重点完善科技中介市场运行、主体、行为的规章,如技术市场管理、技术产权交易实施、风险投资基金管理等办法,以及相关的鼓励政策。二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业管理规范。如科技中介服务、技术经纪机构及与其有关科技中介行业协会等的管理办法。三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资信认证、信誉评级标准,服务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人员的能力考评和持证上岗制度、职称评聘制度。
    3、培育和完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一是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业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发展技术市场、科技评估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高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推广示范基地,增强其科技中介服务功能,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多渠道、多功能、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咨询与服务。二是创造有利于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其他中介机构的联合与协作。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良好的信誉体系,并充分发挥其在重大科技决策、科技计划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中的作用。三是发挥政府在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整合与聚集社会资源,打破部门、行业和地域界限,协调各方关系和给予必要财政扶持等方式,合理社会分工,坚持“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突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为科技中介服务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4、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引进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国际规则的高中级复合型人才,形成科技中介服务业人才骨干力量。特别是“海归”和政府公务员“转业”人员、企业和科研院所转制后分流科技人员、优秀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分发挥他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公共能力和专业特长。二是重视科技中介人才的培养。通过对现有科技中介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使在岗人员知识结构由“专”向“博”发展,促进不同专业人员之间交流合作,以群体力量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加大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宣传力度。鼓励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科研院所及各类企业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从事中介服务。逐步建立起一支科学素质高、市场意识强、专业知识博、信息渠道宽、公关能力强的科技中介队伍。
    5、强化平台和孵化器建设。一是新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市级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建立5个区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1个市级大型科学仪器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产品检测、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投融资、市场开拓等中介服务,优化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环境。二是完善科技创业孵化器建设。合理规划青岛孵化器发展布局,加快建设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园区。
    6、加快科技类中介服务业的资源整合。从体制机制入手,整合各级科技部门所属的科技资源,重点建设综合性公共研发机构,集成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计量检测等服务功能,形成政府主导的、承担政府职能的综合科技中介服务业体系,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支撑和服务。
    7、完善科技中介服务资金支持体系。设立科技服务业专项扶持资金,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导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政府投资采用无偿资助、委托项目、项目匹配等多种方式,并可协调择优推荐风险投资,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一是完善青岛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为中小科技企业做好金融中介服务;二是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形成青岛科技产业风险投资机制,为科技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健全青岛市风险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技术产权交易向柜台交易发展,利用二板市场推动本地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企业上市。
(青岛市科技局)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98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