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过国忠两会访谈作为全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先导区”,无锡市站在新的起点上,市委、市政府在日前出台的无锡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无锡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无锡市,科研院所相对缺乏和创新人才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为此,记者走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十二五”期间,对于无锡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毛小平说,“十一五”期间,无锡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主线,重点规模发展物联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
??? 本报记者 过国忠
两会访谈
作为全国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先导区”,无锡市站在新的起点上,市委、市政府在日前出台的无锡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无锡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无锡市,科研院所相对缺乏和创新人才资源优势并不明显,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为此,记者走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毛小平。
“十二五”期间,对于无锡来说,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毛小平说,“十一五”期间,无锡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主线,重点规模发展物联网、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八大新兴产业。为此,在加快建设“人才特区”、加快科技创新创业、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些新路子,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这为后5年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尤其是无锡通过创新政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以国内重点科研院校为主体的“7+1”政产学研联盟,加速各类创新资源向无锡集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流动。目前,全市已与中科院、清华、北大等14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结成战略合作联盟。2010年,全市新增政产学研合作项目近800项,通过政产学研合作方式组建企业研发中心250多个、企业院士工作站70家,其中省级46家,名列全省第一,集聚两院院士78名。
毛小平介绍,无锡为吸引科技人才与创新资源,重点建设了高新区传感网科技产业园、高新区生命科技产业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马山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无锡软件园、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江阴风电装备科技产业园和宜兴高塍环保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创新型园区。2010年,新增由政府主导建设的“三创”(创新、创业、创意)载体100万平方米,相继引进和设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65个,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5家,新增国家级孵化器5家,全市省级以上孵化器累计达到37家,其中国家级13家,位居全省前列。预计2010年,全市三创载体完成营业额120亿元,实现利税18亿元,累计入驻科技型企业3400家,聚集博士、硕士为主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3000名。
“‘十二五’期间是无锡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实现更大跨越的决定性阶段。因此,我市将更好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幸福无锡、创新无锡为目标,坚持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质量与知识产权立市’主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引领作用,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经济‘先导区’的建设,把无锡建设成科技创业家(企业)‘摇篮城市’和国际化创新型经济的示范城市。”毛小平最后表示。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