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本报讯(记者过国忠通讯员陈光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上,我市自加压力,制定出了比国家新认定办法更高的预申要求与标准。全市将用2年时间,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基础上,力争培育250家科技创新创业型示范企业,引导和推动全市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是5月15日江阴市科技局有关领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介绍。据了解,去年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新的认定管理办法后,江阴
本报讯 (记者过国忠
通讯员陈光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上,我市自加压力,制定出了比国家新认定办法更高的预申要求与标准。全市将用2年时间,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基础上,力争培育250家科技创新创业型示范企业,引导和推动全市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是5月15日江阴市科技局有关领导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的介绍。
据了解,去年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新的认定管理办法后,江阴面对纺织服装、普通冶金、铝合金等传统企业被排除在外,并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人员比例、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比重等方面提出种种“苛刻”条件下,对全市企业与产业作了全面的调研,制定出了比国家出台的新认定办法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来推进新高企认定工作,当年在企业自身要求申报的150多家企业中,反复对照国家每条标准,仅辅导申报31家企业,结果兴澄、双良、吉鑫、阳光等30家“过五关斩六将”被评定为高企,一次通过率全省最高。
“这些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按政策享受了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去年,全市30家高新企业共减免税金1.2亿多元。在各行各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下,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多出一笔可贵的资金。”分管这项工作的科技局副局长王彪说。
据统计,去年,江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35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以光电子通讯、特种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材料、高档纺织等新材料为骨干的传统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强势发展。全市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占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的67%。
今年,针对全市经济转型中新的要求,江阴,调整了工作思路,提出了新的目标,采取了新的一系列举措。特别是全市以开展“科技与人才创新”促进年活动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契机,以“一库一市一池一图三中心”建设为抓手(即:加快推进科技资源储备库、科技项目超市、江阴行业专利池建设,科学编制江阴主导产业技术路线图,不断提升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产学研联盟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功能),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扩容行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行动、科技创新载体优化行动、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行动、产学研合作创新源头拓展行动、高端人才集聚创业行动等“科技创新创业六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