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科技园区 >>  面对风险,化解还是博弈
面对风险,化解还是博弈
2011年05月3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张佳星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04人参与

短评“一家家敲门,一家家被拒。”阿里巴巴还小的时候,七天内有四十多位风投说它“愚蠢”。没有厚家底儿,就找不到钱。得不到银行贷款的不只马云,9月11日张江集电港的论坛台下聚集了很多,曾经的他们被看做是构成风险的元素。风险,如同下山猛虎喝住了手把真金白银的“财神”。“信息不对称”,银行给了风险一个更文绉绉的名字。理由很充分,谁会借钱给不了解,口碑又不好的人呢?然而,更真实的原因是,中小企业单笔借款数额小、笔数多、手续繁琐,对银行的收益贡献不大。利益不对称才是实情。判断一个事物

  短评

??? “一家家敲门,一家家被拒。”阿里巴巴还小的时候,七天内有四十多位风投说它“愚蠢”。

  没有厚家底儿,就找不到钱。

  得不到银行贷款的不只马云,9月11日张江集电港的论坛台下聚集了很多,曾经的他们被看做是构成风险的元素。

  风险,如同下山猛虎喝住了手把真金白银的“财神”。

  “信息不对称”,银行给了风险一个更文绉绉的名字。理由很充分,谁会借钱给不了解,口碑又不好的人呢?

  然而,更真实的原因是,中小企业单笔借款数额小、笔数多、手续繁琐,对银行的收益贡献不大。利益不对称才是实情。

  判断一个事物,人们往往会被它的现状左右,一个除知识产权外一贫如洗的企业,一个懂得应时而动的小商贩,一个除了好点子外什么都没有的创业者,往往被看成是弱势。可谁又知道,它不是块表面粗糙、需要雕琢的玉璞?

  在市场机制越来越完善的今天,“雕琢”的趋势正在明朗化,这才有了沪上34家商业银行同时出现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场面。

  在这之前,8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政府专门研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部署。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等五个方面扶持措施被提上日程,具体细则正待成形。

  虽然风险依旧存在,承接风险的手却多了几只。

  然而,放眼国际,共担风险的同时,面对风险的态度仍旧需要转变。

  “有风险才有魅力。”杨大和语出惊人。

  在美国硅谷银行,专业评估后,有风险的利益蜂拥而至——利润随小企业的长大同比例积累,在小企业步履蹒跚的时候,给予帮助和培育,银行业还将为自己培养大量的潜在客户,多单的手续费收益积累起来同样可观。

  可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考题,在政府和金融业面前发生了转化,即,面对风险,是谨慎化解还是迎面博弈?

  这并不是两选一的单向选择,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下,能够获得利益的解法就是最优解。(张佳星)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104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