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科技园区 >>  为“浙医二院”培养“院士级”医学专家
为“浙医二院”培养“院士级”医学专家
2011年05月3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宦建新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25人参与

本报记者宦建新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到今年底,走过了140周年。从1869年英国圣公会在设立的杭州广济医院到今天一流的大学优秀附属医院,浙医二院办医百年,“济人寿世”。作为院长,王建安此时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升竞争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优秀附属医院?浙医二院拿什么创建这一新的目标?近日,记者采访了王建安院长。“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王建安说,在我到浙医二院4年多的时间里,我不断在思考:如何在140年优秀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和学科的优势。我认为要改变医院

  本报记者 宦建新

???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到今年底,走过了140周年。从1869年英国圣公会在设立的杭州广济医院到今天一流的大学优秀附属医院,浙医二院办医百年,“济人寿世”。作为院长,王建安此时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升竞争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优秀附属医院?

  浙医二院拿什么创建这一新的目标?近日,记者采访了王建安院长。

  “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王建安说,在我到浙医二院4年多的时间里,我不断在思考:如何在140年优秀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和学科的优势。我认为要改变医院的现状,服务理念要创新,最根本的是要改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以“精湛演绎技术,以关爱体现服务”,但核心竞争力中人的要素是最基本的。

  “人才是立院之本,尤其是一流人才。浙医二院已涌现一批国内一流的医学专家,何时能拥有中国两院院士?”记者一直关注这个问题。

  王建安语出惊人:我们要培养一批具有院士水平的“院士级”医学专家。

  近年来,浙医二院在改革和创新中,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郑树教授在肿瘤学科研究领域卓有成效,2006年,她的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出的早期诊断大肠癌的方式写入卫生部教科书中、彭淑牖教授在西方人领先的外科手术领域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先后当选为欧洲外科学院荣誉院士,分别被美国外科学院、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姚克教授,是我国眼科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目前,浙医二院拥有高级职称专家411人,其中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4人,获政府特殊津贴18人,博导4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一支杰出的医学科研和临床医学的优秀团队活跃在浙医二院。

??? 自2000年以来,该院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每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项目200多项,现主持在研的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人才与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近年来,浙医二院成功进行世界首例同种异体卵巢输卵管联合腹腔内原位移植术;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破解了国际医学界的难题;率先开展空中急救直升机的试飞并获得成功……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已推广应用造福于百姓。

  王建安说,我们的策略有三:第一是改变人。我们要培养人,引进各个岗位所需的海内外人才,制定实施“浙二百人引进和培养计划”。5年内面向国内外引进院士水平人才10人,长江学者20人,正主任委员30人以及广济潜力学者40人。在引进人才上我们自己的员工和引进的人同质对待,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二,是培养人和使用人相结合。为此,我们以强势学科为龙头,逐步尝试院中院和实体中心建设,打破空间界限,争取在5年内形成4—5个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第三,在人才建设中树立核心价值观,不是把技能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当做一种事业来完成。因此,我们逐步推行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体制创新。同时,加强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一个团队如果没有变化和创新,那这个团队发展速度就会受到影响。

  王建安说,培养“院士级”高级人才,加快科教兴院只有一个目的:成为优秀的医院。真正优秀的医院有两个“向往”,一个是病人的向往,成为目的地医院,一个是员工的向往,奖金未必比其他医院高,但是员工就是不愿走。这种向心力不是简单发点钱发出来的,而是系统的完善,组织的完善和文化的改变。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125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