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作出了新的部署,强调高等学校要“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广西师范大学党委深刻认识到: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也是学校的希望所在。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更好地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事业成功服务,使“大学不仅成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场所,也成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场所;不仅成为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的舞台,也成为青年教师学习成长的平台,具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作出了新的部署,强调高等学校要“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广西师范大学党委深刻认识到: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生力军,也是学校的希望所在。高等学校党组织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就必须更好地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事业成功服务,使“大学不仅成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场所,也成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场所;不仅成为青年教师工作生活的舞台,也成为青年教师学习成长的平台,具有促进青年教师持续发展的功能。”
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于2008年9月成立了“广西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坚持以所在大学为依托,以促进青年教师政治进步、道德提升、专业成长、事业发展为指向,积极构建融初学者的专业训练、有经验者的持续成长以及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生活为一体,使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与学校的改革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的欢迎和好评,“成长学校”被喻为“青年教师事业的加油站和助推器、心灵的栖居地和避风港、人生的幸福家和快乐源”。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坚定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坚定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激发青年教师入党的积极性。目前,全校共有735名青年教师党员,占教职工党员总数的50.5%。
一是开展学校党史研究,为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生动素材。学校申报了广西高校党建研究课题“解放前中共广西省立师专党的活动研究”,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解放前广西省立师专(广西师范大学的前身)党的活动历史,作为对青年教师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补充资料和生动素材。我们先后采访了省立师专时期12位烈士的家人及朋友,收集整理出他们的英烈事迹并将结集出版;拟在学校建设英烈事迹长廊,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广西省立师专的革命活动和革命历史,作为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崭新阵地。
二是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校连续9年共开展了18期“理论学习月”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该活动获得了“广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学校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协会”,定期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沙龙”活动;组织青年教师观摩首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组织开展辅导员专题培训,要求辅导员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采用选派“双高”党员与非党员青年教师结对子的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联系培养,积极发展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政治坚定、学养丰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基本素质要求,要求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做到“教书者必先育己,育人者必先自律”。学校举办了以“职责、信仰、使命”为主题的培训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历史责任、基本素质等方面的学习辅导。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以师德师风养成强化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
一是建立新教师入校培训制度。每学年开学初,学校都对新教师进行集中培训,邀请优秀教师向新教师传授工作经验,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安排有关职能部门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引导新教师明确岗位职责;安排教育专家讲授“教师礼仪”,帮助新教师提高职业素养;组织新教师参观校史馆和新校区,到学校旧址进行“寻根之旅”,使新教师尽快熟悉学校情况;学校领导还亲自向新教师介绍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和要求。2009年,学校拟定了“广西师范大学教师誓词”,在开学典礼上组织新教师进行集体宣誓,培养强化了新教师爱校荣校的情感。
二是举办系列名师访谈活动。每年教师节期间,学校都坚持举办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如:2008年举办了“为师与为人”名师访谈;2009年举办了“爱国敬业、教书育人”名师论坛。通过对获得全国、广西高校教学名师的优秀教师进行访谈,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校还开展了“口述校史”活动,对钟文典、贺祥麟等知名学者以及曾在学校任教的陈望道、夏征农等学术大师的家人进行采访,收集名师的感人故事,以教育青年教师。
三是树立优秀青年教师的典型。学校注重发挥榜样示范、典型引路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自1994年以来,学校坚持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十佳青年”评选活动,至今已开展了7届,共67名青年教师当选,其中53人为党员,占79.1%。注重发掘身边的典型,在校报上连续报道了“为抢救落水儿童牺牲,婚礼与葬礼一同举行的赵世良”、“身患白血病,却一直坚持在热爱的舞台上,直到被疾病夺去年轻的生命的马志鑫”等优秀青年教师的感人事迹,编辑出版了《师魂》一书,大力宣传痴心教坛数十载的史学专家钱宗范教授,为官不显山、业精不压人的数学专家易忠教授等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以此教育感染、影响带动青年教师锐意进取、发奋成才。
三、以教学科研培训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青年教师成长的核心是专业成长。学校党委注意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青年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成长、发展、成才。
一是实行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学校注重发挥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站上、站稳、站好”讲台。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广西师范大学关于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的暂行办法》,先后组织2批共190多名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进行结对培养,使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每年都开展全校性的听课评课活动,安排青年教师上公开课,邀请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和有关学科专家进行评课,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坚持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教学新秀评选活动,使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二是支持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学校制定了《广西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定期评选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并设立了青年基金和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基金,在科研经费上给予资助。学校注重青年教师科研基本功的培训,每年都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邀请学术造诣深厚、科研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从树立正确的项目申报观、科研选题的方法与技巧、课题设计论证、项目申报要素和技巧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辅导,提高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学校连续举办了8届“青年科研成果报告会”,230名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展示和介绍了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由各学科专家进行逐项点评,有力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之间的科技交流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学校注意从多方面对青年教师做好服务工作,把党组织的关怀及时送到他们身边。如:发挥“结对”指导老师的领路起航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确定适合自身条件、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成长目标;每年召开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认真听取青年教师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成长困惑和实际困难;注重团队成才,依托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和各种协会,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等集体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建立青年教师网站、青年教师QQ群,搭建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举办桂林高校单身教工“青春友好”俱乐部联谊活动,拓宽了青年教师交友联谊的范围,等等。此外,学校还大力实施“安居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