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科技园区 >>  华大基因、华南理工科技创新班模式引关注
华大基因、华南理工科技创新班模式引关注
2011年05月31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龚华萍 樊丽杜红丽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242人参与

本报讯(龚华萍樊丽杜红丽)3月4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学生李俊桦、谢寅龙作为署名作者、华南理工作为第七完成单位、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要承担的《ahumangutmicrobialgenecatalogueestablishedbymetagenomicsequencing》(《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的构建工作》)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以封面故事形式发表。这是创新班学生自去年相继在《科学》、《自然》生物技术分刊登载论文后,第三次在著名科学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据介绍,该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属于欧

?

  本报讯 (龚华萍 樊丽杜红丽)3月4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基因组科学”创新班学生李俊桦、谢寅龙作为署名作者、华南理工作为第七完成单位、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要承担的《A human gut microbial gene catalogue established by metagenomic sequencing》(《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的构建工作》)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以封面故事形式发表。这是创新班学生自去年相继在《科学》、《自然》生物技术分刊登载论文后,第三次在著名科学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据介绍,该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属于欧盟第七框架资助项目——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MetaHIT)的一部分,通过分析124个欧洲人的肠道菌群样本,共获得330万个非冗余的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的参考基因,约是人体自身2万个基因的150倍。该基因集中包含了绝大部分目前已知的人体肠道微生物基因,但更多的是目前未知微生物的基因。该研究成果通过对人体肠道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的构建,研究肠道微生物与人体自身的健康关系,对人类自身健康与体内微生物的微妙关系做出了科学的诠释,将有助于预防、监控和干预由肠道菌群引发的肥胖、肠炎和糖尿病等疾病,对基于肠道元基因组的个体化医疗时代到来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李俊桦、谢寅龙都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基因组科学”第一届创新班,是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2006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本科生文章频上世界顶尖科技期刊引起了国际同行对华大基因与华南理工大学创办的科技创新班培养模式的关注。本期《自然》为此刊登了以《当科学家是否还需要博士学位》为题的评论文章。文中说,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青年科学家们放弃传统的博士教育,而直接参与重大科研项目。这是否将成为未来的科学研究途径?文章认为,这可能为教育和培训体制带来一场革命。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242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