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罗朝淑中医视窗“烂脚丫”、“烂裤裆”、皮肤瘙痒……这是泥石流灾后常见的皮肤疾病,是由于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而引起的一种浸渍性皮炎。8月8日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让劫后重生的舟曲人民面临着这样的“难言之隐”。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从北京中医医院筛选的救灾医疗专家奔赴舟曲指导灾后疾病的防治,应用中医中药为舟曲百姓服务。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局长马建中要求,借鉴汶川抗震救灾经验制订皮肤病
? 本报记者 罗朝淑
? 中医视窗
“烂脚丫”、“烂裤裆”、皮肤瘙痒……这是泥石流灾后常见的皮肤疾病,是由于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污泥浊水中而引起的一种浸渍性皮炎。8月8日甘肃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害,让劫后重生的舟曲人民面临着这样的“难言之隐”。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从北京中医医院筛选的救灾医疗专家奔赴舟曲指导灾后疾病的防治,应用中医中药为舟曲百姓服务。
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副局长马建中要求,借鉴汶川抗震救灾经验制订皮肤病中药外用和内服的方案,选派北京皮肤病领域专家到灾区指导预防和治疗。
8月13日,北京中医医院接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知,迅速组织专家对灾后可能出现的外阴部间擦疮、外阴部湿疹、股癣(即百姓常说的“烂裆”)及湿疹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形成《水灾后多发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根据北京中医医院赵炳南皮肤病研究中心的治疗经验,专家建议,应用中药苍术、黄柏煎剂湿敷治疗湿疹效果较好;选用黄柏、马齿苋组成的煎剂治疗“烂裆”病的疮面,愈合效果应当更好。同时,针对灾区水源相对不足、湿敷条件不一定具备的情况,专家们认为,依托名老中医赵炳南处方制成的中药制剂祛湿散、甘草油等,可有效治疗湿疹及“烂裆”病。
14日下午,由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王莒生带队、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娄卫海,针灸科医师李华岳组成的三人小组携带院内制剂“清热消肿洗剂”、甘草油、祛湿散、黑布药膏、葛根芩连丸等多种中药制剂赶赴灾区。15日下午18时,专家组抵达舟曲,他们顾不上旅途劳累,立即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抗洪抢险医疗救治工作当中。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水灾后多发病的中医治疗方案》,他们深入到各个灾民安置点和前线部队,送医送药,指导中药汤剂现场和中医药防疫工作。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甘培尚带领甘肃省中医院专家陪同专家组抵达舟曲,并带去黄柏、苍术、苦参、百部、滑石粉等治疗腹泻、皮肤病和感冒的5吨中药饮片,用于灾后防疫防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也送去3箱用于防疫的中成药。
泥石流灾害之后的舟曲,潮湿多雨,皮肤病多发,专家组成员运用异病同治等独到的中医理论,因病施治,就地取材,为灾区患者对症下药。由于舟曲诊疗条件艰苦,专家组成员根据灾区病情特点和当地灾后缺医少药的工作实际,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当地中医医院设立中医医疗站,积极开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针灸诊疗活动,让前来就诊的当地灾民和救援人员因外伤、劳累引起的不适和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专家们在开展诊疗的同时,还借机疏导灾民的心理,平复情绪,安抚心灵。短短四天时间,专家组成员就为灾区420多名患者进行了免费诊疗。
与此同时,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赵静也专程前往甘肃,携带价值8万余元的灾区急需药品,向灾区人民送去北京中医药界人士最深情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