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生物医药 >>  风湿疾病:治疗与管理并重
风湿疾病:治疗与管理并重
2011年06月08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李颖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73人参与

本报记者李颖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高致残性疾病,5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诊断后两年内发展为中度功能丧失,高达6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功能丧失。生物治疗的出现,可望阻止风湿性疾病的进展,使患者的关节免受破坏,从而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进展。两种风湿病各有侧重点“强直性脊柱炎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这种病起病并不明显,而且进展缓慢。”第十五届亚太风湿病联盟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说,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强直性脊

??? 本报记者 李颖

  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高致残性疾病,5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诊断后两年内发展为中度功能丧失,高达6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功能丧失。生物治疗的出现,可望阻止风湿性疾病的进展,使患者的关节免受破坏,从而为此类疾病的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两种风湿病各有侧重点

????“强直性脊柱炎常见于16—30岁青年人,男性多见。这种病起病并不明显,而且进展缓慢。”第十五届亚太风湿病联盟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说,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数研究认为遗传在其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感染、免疫环境因素等也与之关系密切。”

  “上天似乎在风湿病的给予上也男女公平。”栗占国教授透露,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男女比例约为10∶1,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女性患者则为男性的2—3倍,发病高峰期为30至55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以全身性关节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时间可以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并带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性,往往累及终生,形成长期病痛。“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两种会日趋恶化的慢性疾病,它们令患者的身体慢慢失去自由,疼痛使患者再也无法像拥有健康时那样自如掌控自己的手足和脊柱。”栗占国如是说。

  治疗风湿疾病关键就在前三年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奉春教授介绍说:“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在前三年进展最快、致残率最高,如不及早合理治疗,3年内关节破坏达70%,强直性脊柱炎也不例外,81%的关节遭遇严重破坏是在前十年内造成的。可见,前三年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内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超过440万,强直性脊柱炎近390万。”张奉春教授解释说,随着病情的发展,类风湿会发生关节骨质破坏、永久受损、变形,削弱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但是,由于病程发展缓慢、症状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以及相关专科医师缺乏、患者自述症状很难准确等原因,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延误、治疗不当等现象十分常见。”

  栗占国教授建议,中年女性如果出现双手关节对称性疼痛或肿胀,症状持续不缓解,应该警惕类风湿关节炎;青少年男性,凡有急性或慢性腰及下背部疼痛、僵硬感,均应警惕强直性脊柱炎,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风湿专科就医。

  内地对风湿性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都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它们都有个“炎”字,但却与人们通常理解的炎症不是一个概念。“这两种疾病的发生并非身体真正出现了由感染引起的炎症,此外与人们常说的关节炎也不一样。因为关节炎大多数是因为关节磨损所导致的,而这两类疾病却是自身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栗占国教授说,但目前这两种病的具体病因还不明确。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病情发展,会发生关节骨质破坏、永久受损、变形,削弱生活自理能力。而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的强直性脊柱炎,则会使患者会出现疼痛和僵硬症状,脊柱受累并扩展到髋关节、膝关节等外周关节,导致功能障碍。调查显示,5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诊断后2年内发展为中度功能丧失。

  “很多人一出现关节痛,首先想到的是去看骨科,或者自己买些止痛药吃,极少人会将此类现象与风湿性疾病联系在一起。”张奉春教授强调,由于中国内地对风湿性疾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临床诊断延误、治疗不当等现象十分常见;传统风湿病治疗药物也存在只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以及起效慢、副作用大等缺点。而采取新型生物制剂进行早期治疗,可帮助患者监控病情,阻止病情恶化,使患者回归健康生活。

  生物制剂阻断疾病进程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肿瘤坏死因子是致病的罪魁祸首,它能够破坏人体免疫系统,造成炎症反应和身体损伤。”张奉春教授介绍说,以肿瘤坏死因子为标靶的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持续缓解症状,甚至可以在病程早期阻止疾病进展。长达17年的临床研究证实其从根本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传统疗法疗效不佳的疾病,治疗目标更明确。“传统的风湿病治疗药物存在只缓解症状、治标不治本或者起效慢、药物副作用大等缺点。”

  张奉春表示,虽然类风湿关节炎等属于病因不明、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但是目前使用科学化慢病管理和生物制剂相结合的综合诊治方案,可以使患者病程得到控制,实现临床完全缓解,早诊早治患者可回归健康生活、保持工作能力。

  目前,医学界对于这两类疾病的治疗已形成了共识:治疗不仅仅是缓解患者的疼痛,更重要的目标是要预防关节的损伤和变形,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就是应早期使用生物制剂。据介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已批准引进新型生物治疗药物恩利。该药自1998年获得美国批准用于临床以来,已在全球80多个国家使用。

  另外,为向中国患者提供科学的诊疗和疾病管理指导,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在亚太风湿病联盟倡导下,开办了“我的类风湿关节炎日网站”。患者可通过填写交互式问卷,得到医生给予的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指导诊疗与生活。

?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73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