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系列报道之十九本报记者李颖11月20日是第三个中国卒中教育日。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个卒中新发病例,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在存活的患者中,大约有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预防脑卒中,最根本的措施是社会大众的参与。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脑卒中,才能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的危害。说起脑卒中,或许很多人听起来有些陌生,但若提“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可能就耳熟能详了。“脑卒中,是指因为脑血管阻塞或者破裂,而引
????■?健康管理与慢病防控系列报道之十九
????本报记者 李颖
????11月20日是第三个中国卒中教育日。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个卒中新发病例,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在存活的患者中,大约有3/4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预防脑卒中,最根本的措施是社会大众的参与。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脑卒中,才能有效地减少脑卒中的危害。
????说起脑卒中,或许很多人听起来有些陌生,但若提“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可能就耳熟能详了。
????“脑卒中,是指因为脑血管阻塞或者破裂,而引起的脑组织功能障碍和结构损害。脑卒中不是一种病,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或俗称,是一类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脑梗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中前2种属于出血性卒中,后3种属于缺血性卒中。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
????现状:老年病青睐年轻人
????29岁的小田是一个性格豪爽的人,从小就爱吃大鱼大肉。这天晚上,小田和朋友欢聚,在歌厅里喝了十几瓶啤酒后,便出现头晕、行走不稳、口齿不清。送往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脑干梗塞,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较重的类型。其实,小田近两年来血压一直偏高,体重也一直在涨,他自己并不在意,住院后化验发现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也很高。所以,他29岁得脑梗塞也不奇怪了。
????冯立群教授指出,心脑血管疾病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疾病,但目前看来,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已凸现。临床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的年轻化,除遗传因素外,还与中青年人工作压力过大、生活方式不良等因素有关,喝酒、抽烟、熬夜、缺乏锻炼等都是公认的损伤身体的生活方式。
????“在我们医院住院治疗的40至50岁的人已经不属于年轻患者,30左右的患者也很多。现在病房还住着一个26岁的小伙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武剑不无惋惜地说,如果能把预防关口提前,脑卒中是可以得到预防的。
????警惕:冬季高发脑卒中
????脑卒中发生的时间有一定的规律,一年当中,以冬春寒冷季节最易发病;一天当中,则以上午6点到11点之间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冬天温度下降,人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体表血管就会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同时肾上腺素又能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代谢加快,血压升高,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增强,血黏度上升,极易诱发。
????武剑主任将脑卒中的危害概括为“四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
????发病率高??脑血管病世界平均发病率约为200/10万/年,我国每年有200多万人发生脑卒中。
????死亡率高??脑卒中是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在全球每年5500万死亡人数中,因脑卒中死亡者占550万(10%)。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6/10万,占全部死因的第二位。
????致残率高??大量资料表明,患脑血管病经抢救存活者中,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存在后遗症的患者中约有3/4丧失劳动能力,1/6长期卧床或住院。
????复发率高??据统计,五年内脑卒中复发率高达41%,一年内复发率更高。脑卒中一旦再次复发,病情会更为凶险,常因反复发作而死亡。“因此要高度重视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武剑主任提醒,有中风家族史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季节交替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成因:三高病症关系密切
????说到脑卒中,我们首先得了解人脑的特点。脑组织的耗氧量非常大,通常要占到全身耗氧量的20%—25%,而脑组织的氧贮备却很少。一旦完全阻断血流,6秒钟内神经细胞代谢就会受到影响,10—15秒内意识就会丧失,几分钟内能量代谢和离子平衡即将紊乱,这样持续5—10分钟以上,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损害。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脑卒中的发生呢?首先是年龄和性别,年龄与脑卒中的关系十分密切。冯立群教授解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硬化的程度越来越重,卒中的发病率也趋向增高,70岁以上人的卒中率是50岁以下的20倍。从性别来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3-1.5:1。原因可能与男性高血压、吸烟、饮酒者多于女性,男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压力相对较大,男性从事体力劳动和危险职业的几率大,脑卒中的风险相对也增大。
????不同年龄所发生的脑卒中类型有些差别。在缺血性卒中,脑梗塞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脑栓塞多见于青壮年;出血性卒中以50岁左右者发病居多,而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则多为年青人。
????另外,年龄和性别固然对脑卒中的发生有影响,但是二者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因此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就成为我们“击破”的目标。其中,首位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70%以上的脑梗塞病人、9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合并有高血压。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一般来说,高血压病人发展成脑卒中的平均年限为10—15年。
????“此外,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烟酒瘾过大、脾气急躁、体力活动少、先天性脑动脉畸形等都在危险范围之内。”冯立群教授强调说,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同时具备几种易患因素,则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就会显著增加。所以,应当对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筛查,当我们了解到哪些人容易得脑卒中,相应的危险因素是什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预防。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