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创新平台 >> 澳研究“牵引光束”实现1.5米外隔空取物
澳研究“牵引光束”实现1.5米外隔空取物
2011年06月12日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92人参与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如果你在懒洋洋的时候曾希望能用科幻影片中的“牵引光束”来隔空取物,那这个成果一定会让你感到欣喜。据美国《大众科学》在线版9月9日(北京时间)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仅使用光束,使玻璃颗粒在空气中移动了至少5英尺(约1.5米),无论目标尺寸还是移动距离,这都超过了当前“光镊”技术所能实现的上百倍。牵引光束,这一名词来自科幻作品。在人们的构思中,该装置能够突破引力范畴,将物体牵引到自己身边,看上去就似“隔空取物”。其出现的经典场面,如影片《第九区》中飞船被牵引光束引导上升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如果你在懒洋洋的时候曾希望能用科幻影片中的“牵引光束”来隔空取物,那这个成果一定会让你感到欣喜。据美国《大众科学》在线版9月9日(北京时间)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仅使用光束,使玻璃颗粒在空气中移动了至少5英尺(约1.5米),无论目标尺寸还是移动距离,这都超过了当前“光镊”技术所能实现的上百倍。

    牵引光束,这一名词来自科幻作品。在人们的构思中,该装置能够突破引力范畴,将物体牵引到自己身边,看上去就似“隔空取物”。其出现的经典场面,如影片《第九区》中飞船被牵引光束引导上升的情景,及《星球大战》中千年隼号飞船被牵引光束拉进死星所体现出的“疯狂”力量。但这里的牵引光束实际上是一束高密度的引力子流,能产生高强度的引力波和引力场,将目标物体吸引过来。

    而在实际范畴,建立在光辐射压原理上利用光去移动物体并不新鲜,强大的“光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操作细胞,甚至是纳米水平的物质。但现在,安德烈·罗德及其同事开发的新系统能运用空心激光束击中目标,再利用空气温差使目标物体移动。据研究人员说,被移动的玻璃制目标物体,个儿头比“光镊”常移动的细菌大上几百倍,他们已使它移动了至少1.5米,这是目前“光镊”所能操控距离的100倍。而1.5米这个数字仅仅是因为受实验台的尺寸限制,罗德相信将目标物体移动30英尺以上(近10米)不成问题。

    研究人员现已可通过改变激光亮度,使该玻璃颗粒移动的速度和方向做出改变。但该系统在操作中需要加热空气或其它气体,因此现阶段还不能在太空中大显身手,令星战迷们唏嘘惋惜。不过它在地球上将用处非凡,如在各种生物研究中代替人手移走有害物质。(记者张梦然)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92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