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新 能 源 >> “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十二五”时期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2011年06月12日
来源: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75人参与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的第四部分明确阐述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长期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费结构呈明显的不合理态势。2009年,我国的全部化石能源消费约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90%。以煤炭、石油为主要燃料,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因而继续依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的第四部分明确阐述了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长期过度依赖不可再生能源,能源消费结构呈明显的不合理态势。2009年,我国的全部化石能源消费约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90%。以煤炭、石油为主要燃料,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加上化石能源储量有限,因而继续依赖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将突出科学发展的主题,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供应与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

  能源可以分为常规能源与新能源两种形式。通常所说的常规能源即化石能源,是经历了地球漫长的进化历程而积淀下来的物质能量形式,储藏量有限,可开采利用量更有限。典型的常规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一般开采技术比较成熟,而且已被大规模利用。新能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或地球内部所产生热能的各种能源形式,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水能以及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能。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属于尚未被大规模利用、目前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可以循环使用、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等特点。相对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不可再生性而言,风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和地热能都具有可再生性,因而属于可再生能源。

  我国的新能源资源储量大,种类丰富,具备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堪称日新月异。目前已开发出一大批实用化和商业化的装置,兴建了多个国家级实验基地。据粗略统计,为社会提供了100多万个就业机会,创造了数百亿元的经济价值。

  (一)风能

  风力发电的技术成本最接近常规能源,是近几年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增长率达到28%。2009年,我国的新增风力发电量已跃居世界首位。我国风力资源丰富,海岸线18 000公里,内陆有众多山系。可开发的陆上和近海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10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山东、辽宁沿海和内蒙古北部以及新疆北部等沿海、内陆风带。风能开发对环境影响较小,不存在水电的移民、地质变化,以及生物质发电产生的环境污染与废物处理等问题。风能对于实现碳减排潜力巨大。在2009年底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上,据国际风能理事会测算,仅风能单一行业的减排就可完成发达国家承诺总减排量的42%~65%。2008年12月,国家公布了在内蒙古、甘肃和河北等地建设千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场的规划。近年来,内蒙古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将大规模开发风电和绿色能源作为能源战略的重点,其风能装机量独占鳌头。但是风电行业由于近年来增长过快,致使产能过剩的现象开始显现。新项目盲目上马,许多风电场其装机容量远未达到标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75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