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业内的反应相比起金融市场慢得不止半拍。技术、政策和市场的开拓等多种因素都在变成绳索,拴住新能源行业前进的脚步。在日本大地震带来的核辐射危机和油价连涨面前,谁将成为未来兼顾安全与价格的第三种选择?地震之后,新能源行业迅速成为最具想象力的行业。经历了一周多的热炒之后,方才平息。2011年第三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在这时上演,可谓正应天时。人气不足上周末,这场博览会和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众多展会混杂在一起,同时出现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整个展会分两个场馆,共有156家企业参展,其中绝大
新能源业内的反应相比起金融市场慢得不止半拍。技术、政策和市场的开拓等多种因素都在变成绳索,拴住新能源行业前进的脚步。
在日本大地震带来的核辐射危机和油价连涨面前,谁将成为未来兼顾安全与价格的第三种选择?
地震之后,新能源行业迅速成为最具想象力的行业。经历了一周多的热炒之后,方才平息。
2011年第三届中国国际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在这时上演,可谓正应天时。
人气不足
上周末,这场博览会和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众多展会混杂在一起,同时出现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整个展会分两个场馆,共有156家企业参展,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内企业。零星可以看到来自瑞士、美国、日本的几家参展商。种类主要以光伏产品和生物质能源为主,还有个别风能、电池和机械产品参展。
与其他生活消费品展会火热的气氛相比,“新能源”的人气显得有些冷清。
谁会来参观?谁会关注这个充满希望的行业?记者把疑问抛给了刚遇到的参展商田勇。
大部分参观者是同行。”田勇说。
田勇的回答带给记者的是更大的疑问。同行?他点点头补充说:“来看展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取长补短,从而弥补各自产品在产业链、技术等方面的不足。而真正的消费者并不多。”
原因是新能源在国内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田勇说。
技术和原料瓶颈
核安全危机和高油价,在常人看来是给新能源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金融市场的反应正说明了这种看法。.
但现实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新能源业内的反应相比起金融市场慢得不止半拍。技术、政策和市场的开拓等多种因素都在变成绳索,拴住新能源行业前进的脚步。
国内新能源行业究竟有多少家底?
有业内人士直言,国内新能源行业只是一个“加工厂”。几乎所有的新能源领域都存在技术和原料瓶颈。比如核能,核心原料为铀,目前依然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