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新 能 源 >> 德国淘汰核电使用再生能源成本及可行性待商榷
德国淘汰核电使用再生能源成本及可行性待商榷
2011年06月12日
来源: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70人参与

德国总理默克尔绝非一个左翼绿色狂热分子。她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cdu)相当于美国的共和党,她的联合政府也绝对是亲产业的。默克尔经常被称为欧洲最强有力的政治家,她的首要课题是就业和经济增长。三月中旬,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不久默克尔就作出迅速反应,宣布要加速淘汰德国的17座核反应堆,这让德国公众和其他各国政府都大为震动。她表示要大力削减煤炭的使用,加速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的批准,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意味着生活在从北海到阿尔卑斯山广大国土上的8100万德国人将在短短几十年内主要依靠风能、太

德国总理默克尔绝非一个左翼绿色狂热分子。她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简称CDU)相当于美国的共和党,她的联合政府也绝对是亲产业的。默克尔经常被称为欧洲最强有力的政治家,她的首要课题是就业和经济增长。

三月中旬,日本福岛事故发生后不久默克尔就作出迅速反应,宣布要加速淘汰德国的17座核反应堆,这让德国公众和其他各国政府都大为震动。她表示要大力削减煤炭的使用,加速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的批准,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意味着生活在从北海到阿尔卑斯山广大国土上的8100万德国人将在短短几十年内主要依靠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能来满足他们的能源需求。实际上,到2030年绿色发电就会成为德国产业和民用电力的主要来源。

“我们要中止核电的使用,尽快步入可再生能源时代。”默克尔说。

在默克尔上述令人震惊的宣言发表之后,左翼反对党就将其斥为一个政治噱头、一种机会主义举动甚至是一场危机,认为这不过是在非常关键的德国南部地方选举之前进行的一场宣传。但是,就在默克尔的政党输掉了这场选举之后,她仍然坚定不移地把计划执行下去。在过去几周里,德国政府官员已经拿出了这场被默克尔称为“能源转向”的革新运动的具体方案。

德国政府的雄心之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默克尔政府计划最迟到2022年关闭所有核反应堆,但是要知道近年来德国四分之一的基本负载电力都依靠核电供应。德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占到35%,到2030年达到50%,2040年达到65%,2050年则超过80%。与此同时,默克尔还宣称到2020年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实现二氧化碳减排40%,2030年50%,2050年达到减排80%以上。

这将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绿色增长”实验室,这是20国集团中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即使是美国,奥巴马总统正在大力拓展为核电厂提供以政府为后盾的贷款担保,以建立更多的反应堆,而共和党则在阻碍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实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因此,这个国家在可再生能源上的努力,毫无疑问将使它成为全世界关注环境和绿色技术产业的人们眼中的圣地。

但是,默克尔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件在其他大国眼中过于冒险、代价过大的事情呢?

很显然,默克尔对福岛事故的反应与奥巴马或其他国家领导人截然不同。过去,默克尔也一直是核电的倡导者,她被灌输的理念是核电安全而且清洁,切尔诺贝利事故只不过是苏式低效率的结果,而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就在去年,她还不顾左翼和环境团体的强烈反对,费尽力气地将德国核反应堆的平均运行时间延长了12年。

在我看来,默克尔发生这个180度转向的深层原因在于她过去的经历。上世纪80年代,早在她从政之前,默克尔曾经在东德从事量子化学研究,探究亚原子领域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研究生涯让她逐步树立了自身对变化高度敏感的自信,不仅是在物理领域,同时也在政治领域。上世纪90年代她曾经对我说,那些反对核能的人都“不善于评估风险”。

但是接下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灾难,让默克尔意识到自己对高度发达国家核事故可能性的判断是极端错误的。她对事物可能性以及理性的感觉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她推论说,德国也很有可能发生于日本类似的灾难,当然不是海啸,但会是某种不可预料的大灾难。在她看来,核能的现场试验已经失败,作为一个自诩的理性主义者,她感到必须采取行动了。

“一切都结束了,”她在看到电视上福岛核电站的屋顶被巨浪掀掉后马上对顾问们如是说,“福岛彻底改变了德国定义风险的方式。”

就连默克尔政府中十分保守的环境部长诺贝特·罗特根最近都对总理的想法表示赞同。他说福岛的灾难“用一种再真实不过的可怕方式彻底改变了德国对核能风险的认识”。他还说:“我们绝对不能再把这种高达七级的风险说成‘很小’的,因为它已经在日本这样一个高科技社会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但是从成本和可行性的角度来说,德国的新能源规划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德国的电力需求峰值高达8200万千瓦,其中一半靠煤,23%靠核能,10%靠天然气,17%靠可再生能源。如果要实现新规划中淘汰核能以及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就意味着要在短短几十年内通过绿色技术替代德国四分之三的能源。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70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