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产品应用成本高等特点。产业的发展受到生产要素、市场要素、配套产业、产业竞争、政府等多重因素影响。图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要素通过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素进行分析可知,中国未来新能源产业将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呈现竞争加速、行业准入难度加大等特征,配套产业、新能源产业的新技术新应用将成为产业展重要内容。1.1产业规模增长稳步,产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投资大、技术含量高、产品应用成本高等特点。产业的发展受到生产要素、市场要素、配套产业、产业竞争、政府等多重因素影响。
图 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要素
通过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要素进行分析可知,中国未来新能源产业将保持稳步发展的同时,呈现竞争加速、行业准入难度加大等特征,配套产业、新能源产业的新技术新应用将成为产业展重要内容。
1.1 产业规模增长稳步,产业发展面临内外竞争
“十一五”期间,中国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2005~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率高达123%;风电装机年均增长率高达133%。在经历“十一五”的快速发展后,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进入平稳发展期,太阳能电池容量的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50%左右;新增风电装机增长率保持在40%左右。
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竞争态势将日趋激烈。对于风电产业,2010年初,发改委已正式取消了有关“风电 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这一政策规定。意味着国外更具备竞争实力的大型风电企业将会长驱直入进入中国,中国企业需要面临国内外双重竞争。对于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长期出口导向的光伏产业使国内光伏企业一直在国际市场竞争。未来,光伏产业将由产业规模、产品质量竞争过度至技术、成本和品牌竞争。对于光伏企业来说,降低发电成本,大规模、新技术、高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2 行业准入建设将加强,新能源标准渐成体系
行业准入、技术标准、检测标准等标准体系建设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未来,中国政府、协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标准体系的建设有可能将对没有核心技术实力的企业产生灾难性后果。现有新能源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加大科研投资力度,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1.3 新能源配套产业发展提速,国产化程度有望提高
目前,中国90%以上的新能源核心配套产业依赖进口。国内新能源产业配套技术,如风电产业的核心零部件技术、光伏产业的组件封装材料制造技术,技术难关迟迟没有攻克。由于这些配套产业多靠进口,具有价格高、技术壁垒高、企业数量少的特点。因此,国内新能源配套产业利润率要高于现有新能源制造业利润率的平均水平。在高利润率的驱动下,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和投资机构进入该领域,市场的大力投入将迅速提高我国新能源配套产业的国有化水平。
1.4 新技术、新应用、市场建设仍将成发展重点
光伏产业、风电产业、生物质能产业仍将是国内新能源产业建设重点。其中的新技术、新应用和市场建设将贯穿各个细分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以光伏产业为例,光伏产业的原料多晶硅提纯技术、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薄膜太阳能技术、光伏发电系统技术、逆变器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风光互补系统应用以及为推动光伏市场发展进行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都可能成为未来光伏产业发展重点。对于风电产业,核心零部件制造、大型风机研发及海上风电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中国也初步具备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软”“硬” 技术实力。在未来中国政府政策激励和企业不断创新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必将进入下一个稳步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