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科技成果 >> [前沿]研究表明人类与犬类或通过病毒感染共享DNA
[前沿]研究表明人类与犬类或通过病毒感染共享DNA
2011年06月13日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网  作者: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06人参与

科学家猜测,数千年来,人类与犬类或已经通过病毒交换遗传物质。逆转录酶病毒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些“搭车者”可以吸收其主人的遗传物质并复制。所有的哺乳动物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基因组里显然具有这些“内源性逆转录酶病毒”。事实上,近1%的人类基因组含有这些并不受欢迎的客人。在老

科学家猜测,数千年来,人类与犬类或已经通过病毒交换遗传物质。

逆转录酶病毒最臭名昭著的例子是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些“搭车者”可以吸收其主人的遗传物质并复制。

所有的哺乳动物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基因组里显然具有这些“内源性逆转录酶病毒”。事实上,近1%的人类基因组含有这些并不受欢迎的客人。在老鼠和负鼠的基因组内,这一比例甚至达到2%。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逆转录酶病毒如何入侵基因组,瑞典的科学家们分析了第一序列食肉动物基因组,包括一只雌性拳师犬。

研究者发现内源性逆转录酶病毒似乎只占犬类基因组的0.15%,比人类少6倍。研究人员称,犬类也许拥有更好的基因组保护机制以抵御逆转录酶病毒,或者它们的基因组可能容纳了尚未被现代科技所侦测的未知类型逆转录酶病毒。

有趣的是,科学家在狗身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逆转录酶病毒物质,类似人类的内源性逆转录酶病毒。它们属于一种伽马逆转录酶病毒,是迄今为止在哺乳类动物中最常见的逆转录酶病毒。

最近,该特定逆转录酶病毒似乎已经入侵犬类基因组。这表明一起相处数千年来,人类与犬类由于亲密互动可能已经互相传染了细菌,这一现象被称为“横向传播”。但这种传播如何发生尚未确定——也许是湿吻小狗的结果。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只能说‘存在人类与犬类间横向传播的潜在可能’”,瑞典大学农业科学分子遗传学家安德森称。

为了厘清这种现象是在何时以及如何发生的,“更多犬类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将被分析”安德森说道。

这样的研究不仅可以发现这种横向传播的证据,而且还可以揭示犬类如何保护它们自身抵抗逆转录酶病毒。这样的知识将有助于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内的逆转录酶病毒感染治疗。

(责任编辑:刘硕楠)
我要跟帖
106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