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乾)中共北京市委昨天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引入人口评估机制、严格户籍准入和指标调控,实现保障人群全覆盖,制定手机、网站实名制办法等社会管理措施。扩大基层民主参与管理各级党委要经常分析社会建设形势,科学制定社会服务管理政策,各级政府要依法加强社会管理,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此外,要扩大基层民主,扩
本报讯 (记者孙乾)中共北京市委昨天印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引入人口评估机制、严格户籍准入和指标调控,实现保障人群全覆盖,制定手机、网站实名制办法等社会管理措施。
扩大基层民主参与管理
各级党委要经常分析社会建设形势,科学制定社会服务管理政策,各级政府要依法加强社会管理,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实现基层民主自治与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机结合。
此外,要扩大基层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动员组织群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积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支持、推动居(村)民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今后,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与管理、社会保障、涉农等领域,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面广、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大事项,都须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因未进行评估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的,依法严肃追究主管部门、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责任。
公共服务看齐发达国家
未来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今后5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居全国前列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按照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原则,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参与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吸引社会资源和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面。“十二五”时期,基本实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差别,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逐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界限,构建“职工+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人群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