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美债上限僵局不出意外地在最后时刻被打破,灾难性的债务违约得以避免。这场驴象相争引发的闹剧结束了,但结果并不温和。伴随着主权信用评级百年来首次下滑,曾被视作“避险天堂”的美国国债形象大损,美国也将因此承担更高的债务税率。而奥巴马为求妥协与共和党签署的一纸协议,或许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作为交换条件,奥巴马同意向共和党低头,承诺大幅削减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彭博社说,美国政府未来10年至少将因此削减2.1万亿美元支出,这对于将“嗷嗷待哺”的清洁能源视为新经济增长点的美国而言将是沉重打
持续了一个多月的美债上限僵局不出意外地在最后时刻被打破,灾难性的债务违约得以避免。这场驴象相争引发的闹剧结束了,但结果并不温和。伴随着主权信用评级百年来首次下滑,曾被视作“避险天堂”的美国国债形象大损,美国也将因此承担更高的债务税率。而奥巴马为求妥协与共和党签署的一纸协议,或许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作为交换条件,奥巴马同意向共和党低头,承诺大幅削减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彭博社说,美国政府未来10年至少将因此削减2.1万亿美元支出,这对于将“嗷嗷待哺”的清洁能源视为新经济增长点的美国而言将是沉重打击,英国《金融时报》甚至将其称为“美国选择自我毁灭”。
无奈的妥协
美国身陷债务上限僵局是长期持续财政赤字的引发的结果。自1960年算起,美国债务上限已上调79次,平均每8个月上调一次。奥巴马就任以来已4次上调债务上限,前3次相对顺利,这最后1次如此惊心动魄,完全是大选前“窝里斗”式政治博弈的结果。
2010年,美国财政赤字已接近gdp的10%,而政府债务与gdp的比例则逼近100%,今年5月,美债终于再一次触及上限。5月底,在副总统拜登的协调下,两党开始谈判,但6月即传出谈判崩溃的消息。分歧在于,共和党强硬反对民主党的增税计划,并明确提出达成共识的前提是白宫承诺削减开支,且设定开支上限,预算立法程序也必须做出改革,奥巴马政府对此同样坚决反对。
眼看8月初还债时限将至,奥巴马做出妥协,于7月主动提出总额达4万亿美元的大规模减赤提案,谈判得以继续。最终经过激烈讨价还价,奥巴马做出更大妥协,放弃长期坚持的增税计划,同意大幅削减开支,终于在8月2日悬崖勒马,成功将债务上限提升2.4万亿美元,避免了可怕的债务违约。
掌控众议院的共和党借美债上限问题向民主党发难,要求奥巴马政府大砍开支,但共和党在减赤方面的成绩更糟糕。自二战以来,但凡共和党执政,财政赤字往往增加更快。舆论普遍认为,共和党实际上是瞅准机会,在大选年到来前打击奥巴马寄予厚望的经济刺激和医疗改革政策。
共和党的目的达到了,但两党不顾大局内斗,导致美国在经济复苏蹒跚不稳的阶段削减开支,遭到了媒体和经济学家的口诛笔伐。
彭博社评论说,美国需要通过减赤填补长期财政缺口,同时不能给疲弱的经济复苏带来过重负担。但新的债务协议要求短期内迅速削减开支,不仅威胁到经济复苏,更难以解决长期预算问题,并且此次债务谈判树立了一个利用经济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的不良范例,危险不会随着达成妥协而结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