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颖)为了进一步规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疗流程,改善诊治现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已于5月正式推出。此次《专家共识更新版》广泛征集了国内神经病学专家们的讨论意见,在《2007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疾病定义,风险分层和评估,早期诊疗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内容更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据统计,我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已达3750万之多。然而,与日益增长的患病人数相对应的是,由于其症状相对轻微,持续时间短,很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生所忽视。研究表明,小中风患
本报讯
(记者李颖)为了进一步规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疗流程,改善诊治现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已于5月正式推出。此次《专家共识更新版》广泛征集了国内神经病学专家们的讨论意见,在《2007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疾病定义,风险分层和评估,早期诊疗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内容更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据统计,我国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已达3750万之多。然而,与日益增长的患病人数相对应的是,由于其症状相对轻微,持续时间短,很容易被患者、家属甚至部分医生所忽视。研究表明,小中风患者在90天内复发中风、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总的风险高达25%!专家呼吁,警惕小中风的发生,重视小中风的治疗,为中风等有关疾病的发生建立有效的预防屏障。
专家分析,与旧版共识相比,更新版最大的变化在于对小中风进行了重新定义,核心内容由原先的症状持续时间,转换为是否有组织学损伤。这一转变意味着,只要患者出现症状,无论持续时间长短,都建议通过神经影像学来观察组织损伤情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