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医药产业创新观念本报记者项铮医药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该如何结合,才能有效的加速医药创新能力,加速产业转化能力?记者自5月21日召开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论坛”上获悉,目前,跨国药企赛诺菲-安万特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携手,旨在提升中国临床研究水平,推动中国临床研究规范操作标准。临床研究是新药研发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新药能否获批上市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组织严密,病例数多,有利于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人口基数大、受试者样本丰富
促进医药产业创新观念
??? 本报记者 项铮
医药创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该如何结合,才能有效的加速医药创新能力,加速产业转化能力?记者自5月21日召开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论坛”上获悉,目前,跨国药企赛诺菲-安万特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携手,旨在提升中国临床研究水平,推动中国临床研究规范操作标准。
临床研究是新药研发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新药能否获批上市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组织严密,病例数多,有利于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人口基数大、受试者样本丰富,在中国完成三期临床试验通常比欧美国家提前半年左右。中国的大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这意味着中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成本完成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新药可以更快上市,制药公司加大投资并获得利润。近年来,在中国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尽快在中国上市新药成为很多跨国药企的目标。
这些因素令中国在国际多中心临床实验中存在机遇与挑战。尽管目前中国在国际多临床研究中心份额相当小,但今后发展空间巨大。
近些年来,中国在临床研究方面进步非常快,中国日益成为临床研究的热土,尤其是中国研究者参与全球多中心研究的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备受国际同行关注,在某些特定治疗领域,中国的新药自主研发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我国在研发人员配备、临床研究规范操作和经验上与欧美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龚启勇表示,华西医院是全世界单点规模最大的医院,是医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国家级基地,在临床研究领域始终走在国内前沿。医院目前已经在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进一步提高我国整体临床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对此,赛诺菲-安万特亚太研发总裁江宁军表示,“临床研究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资源优化,共同努力。”他表示,赛诺菲-安万特计划在未来将此类合作模式推广到全国其他区域。
据悉,此次论坛已经是双方的第二次合作,会议吸引了近120位医生、临床研究协调员、药物研究人员的积极参与,会议围绕医疗机构如何建设一支领先的专业化临床研究团队、如何理解新伦理法规在临床研究中的指导作用等进行了讨论。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