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创新平台 >> 湘西矮寨大桥主体合龙成功实施"轨索滑移"工艺
湘西矮寨大桥主体合龙成功实施"轨索滑移"工艺
2011年08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作者:bootman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84人参与

长沙8月20日电(记者范军威韩曦乐)8月2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颗铆钉装嵌到位,被誉为“世界峡谷跨径最大钢桁梁悬索桥”的湖南湘西矮寨大桥的钢桁梁正式合龙。标志着大桥的全部主体工程建设完工。记者在现场看到,矮寨特大钢桁梁悬索桥地处湘西山区,横跨德夯大峡谷,两侧均为绝壁,桥面距离地面335米,这样复杂的地形地势为钢桁梁架设施工带来了极大不便,常规方案难以实施。为攻克这个难题,大桥建设者创造性地采用了“轨索滑移法”加劲梁架设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大桥永久吊索,先在其下端安装水平轨索,再将水平轨索

长沙8月20日电(记者范军威 韩曦乐)8月20日上午,随着最后一颗铆钉装嵌到位,被誉为“世界峡谷跨径最大钢桁梁悬索桥”的湖南湘西矮寨大桥的钢桁梁正式合龙。标志着大桥的全部主体工程建设完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矮寨特大钢桁梁悬索桥地处湘西山区,横跨德夯大峡谷,两侧均为绝壁,桥面距离地面335米,这样复杂的地形地势为钢桁梁架设施工带来了极大不便,常规方案难以实施。为攻克这个难题,大桥建设者创造性地采用了“轨索滑移法”加劲梁架设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大桥永久吊索,先在其下端安装水平轨索,再将水平轨索张紧作为加劲梁的运梁轨道,实现由跨中往两端拼装大桥的钢桁加劲梁。

据矮寨大桥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轨索滑移”施工工艺实现了将钢桁梁架设从高空拼装变更为陆地拼装,相对于传统施工方法,更有效地避免了过多的高空拼装作业,既可节约工期,又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

经过3个月,工程采用“轨索滑移法”拼装了大桥所需的69块钢桁梁。国际著名桥梁专家、同济大学教授杨健在见证“轨索移梁”工艺成功实践时,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一项完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性发明,也成为今后类似情况下国际桥梁建设的样本工程。”

矮寨特大钢桁梁悬索桥由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整体承建,是长沙至重庆高速公路吉首到茶洞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距湘西吉首市约20公里。大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桁梁悬索桥。

记者从大桥建设指挥部了解到,随着桥面铺设等后期施工的跟进,大桥将于今年年底正式通车。届时,这座桥梁工程将为湖南打通又一条西部出省的快车道,而长沙与重庆也将融入8小时经济圈,湘渝两地,乃至中西部地区间的交通对接和经贸交流将有望得到进一步优化。

(责任编辑:冯浩)
我要跟帖
184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