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用电负荷屡创历史新高,部分省市地区“电荒”提前到来。新能源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国内对发展新能源亦抱有极大的期待与热情。我国如何发展新能源战略,再次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不要盲目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表示,讨论新能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能源。目前,往往把非水可再生能源定义为新能源,但这只是新能源的一部分。运用新技术,实现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也是新能源。倪维斗认为,在短期内不能对新能源期望过高。根据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进行测试,到2020年,我国总耗能约达45亿吨标准煤,
目前,我国用电负荷屡创历史新高,部分省市地区“电荒”提前到来。新能源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国内对发展新能源亦抱有极大的期待与热情。我国如何发展新能源战略,再次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不要盲目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表示,讨论新能源,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新能源。目前,往往把非水可再生能源定义为新能源,但这只是新能源的一部分。运用新技术,实现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也是新能源。
倪维斗认为,在短期内不能对新能源期望过高。根据目前的能源消耗水平进行测试,到2020年,我国总耗能约达45亿吨标准煤,但是可再生能源(含水能)产量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约占全部能耗的13%,靠单纯大力发展新能源,远水解不了近渴。
一方面我国能源紧缺,但另一方面对传统能源的浪费巨大。如果在传统能源的转化、储运、终端利用等每个环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将节约大量能源。特别是终端节能,对前端节能有放大作用。据测算,终端节约1%,可节约前端的4%~5%。目前汽车油箱里的油,只有20%的能量驱动汽车,而真正驱动人的能量不到1%,为何?在能源转化利用各个环节逐级消耗掉了。
就目前而言,最需要重点对待的是传统能源的改进和合理利用。如果忽视了这点,而盲目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将会造成时间上的错位,实际上是舍近求远。
不要低档技术
我国新能源产业起步不算晚,但为何在核心技术上还是受制于人,如何改变这种困境?
据了解,中国新能源产业或者说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且国家支持的力度也很大。但我国新能源产业仍面临诸多瓶颈,例如我国太阳能产业里许多关键设备和技术还是从国外引进的,实际上又是在做高端产业的低端,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在代工。
原因在哪?因为新能源产业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要有很深厚的制造基础、材料基础等。而任何核心技术,市场是换不来的,即使换来的,也是低档技术。以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风电业来说,为了能够快速赚钱,制造商基本都是与国外合作引进技术,快速推出产品。如此一来,企业都不去做研究工作,等新技术、新设备出来,又只能继续引进。
倪维斗说,他认识一家太阳能制造企业,几年前投入巨资购买当时比较先进的太阳能镀膜设备,如今技术更新升级了,按这个设备做,价格高,会亏本;不做又不行,因为已经落后了,最后只能继续引进,陷入重复引进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