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黄世钊)南宁市青秀区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广泛开展以“和谐建设在基层”为重点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活跃在各社区的志愿者全力保平安,携手打造和谐温馨家园,有效推进“和谐青秀”建设。6月18日举行的南宁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观摩会,总结推广了青秀区的成功经验。近年来,青秀区以“安民”、“助民”、“便民”等为目标,挖掘潜能,壮大志愿者队伍,拓展志愿服务内容。目前,城区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站、律师志愿服务站、家政志愿服务站共158个,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185个,注册登记志愿者78000人。志愿者既是
本报南宁讯 (记者黄世钊) 南宁市青秀区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广泛开展以“和谐建设在基层”为重点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活跃在各社区的志愿者全力保平安,携手打造和谐温馨家园,有效推进“和谐青秀”建设。6月18日举行的南宁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观摩会,总结推广了青秀区的成功经验。
近年来,青秀区以“安民”、“助民”、“便民”等为目标,挖掘潜能,壮大志愿者队伍,拓展志愿服务内容。目前,城区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站、律师志愿服务站、家政志愿服务站共158个,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185个,注册登记志愿者78000人。志愿者既是社区的思想教育宣传员、环境卫生监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又是法律法规咨询员、社区矛盾调解员。几年来,志愿者活跃在单位社区、大街小巷、新村楼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治安巡逻、法律维权、“148”司法咨询、心理疏导等多种富有法律特色的志愿服务。
新兴苑社区拥有一支由64人组成的安民志愿服务队,一支57人组成的信息小组,实行24小时值班和巡查,全方位维护居民安全。律师志愿者进社区设立维权岗,法律工作志愿者轮流值班,与民警保持紧密协作,建起一个坚固的安民网。由于工作出色,该社区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被评为广西先进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
新竹街道大板二社区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邻里守望、共建和谐”活动,做到“楼院有人看,家门有人望,邻里有人帮”,形成“邻里守望互助”格局。一些退休法律工作者利用专业知识,协助社区开展法制进社区活动,向群众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采取入户座谈、设点宣传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普及到人。“五老”志愿者还积极协助社区做好家庭和社区居民之间矛盾的调解工作,成功化解一起起邻里纠纷,使社区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新竹社区共有志愿者3000多名,设有26支小分队,志愿服务内容涵盖家庭援助、法律援助、环境保护、治安维稳、科普宣传、植绿护绿、扶寡助残等。社区利用南宁市律师协会驻辖区的优势,发动律师协会志愿者深入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近几年律协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13000多次,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化解涉诉案件10多起,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赞扬,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17项国家级荣誉。
“南宁市十大平安和谐小区”之一的南湖街道“保利凤翔花园”,组建了“保利凤翔花园志愿服务点”,几年来,志愿者致力于打造平安文明小区,使平安理念贯穿于物业服务的方方面面。他们除了自主攻关研发管道燃气触发报警系统,实行夜间经理到小区值班制度,定期上门进行平安检查,推行节能降耗技改行动等颇具特色的服务活动外,还与南宁市公安局交警七大队共建广西首个“邻里交警”服务点,为小区居民提供交警业务查询等静态交通管理信息。在“邻里交警”服务点,周一至周五白天有工作人员上班,居民可以查询交通违法记分情况、电子警察违法记录;周三晚上和周日白天,民警主动到小区为群众办理业务,大大方便了群众,构筑起和谐警民关系,促进平安家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