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新闻资讯 >> 科学家称可能发现“上帝粒子”
科学家称可能发现“上帝粒子”
2011年08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作者:bootman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91人参与

图片来源:fabricecoffrini/afp/gettyimages科学家或许已经首次瞥见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据认为,自然界基本构件(粒子)的质量就来自希格斯玻色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是在周五(7月22日)的一次会议上宣布这一发现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最强大的粒子对撞机。它在法国与瑞士边界地下一个长18英里的环形隧道内以近乎光的速度撞击亚原子粒子,寻找新物理学的信号。操作强子对撞机两个大型探测器atlas和cms的团队分别汇报说,他们的数据中出现异常拐点,这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最初线索。物
图片来源:fabricecoffrini/afp/gettyimages科学家或许已经首次瞥见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据认为,自然界基本构件(粒子)的质量就来自希格斯玻色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是在周五(7月22日)的一次会议上宣布这一发现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最强大的粒子对撞机。它在法国与瑞士边界地下一个长18英里的环形隧道内以近乎光的速度撞击亚原子粒子,寻找新物理学的信号。操作强子对撞机两个大型探测器atlas和cms的团队分别汇报说,他们的数据中出现异常拐点,这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最初线索。物理学家们强调,现在要了解这些迹象是否归因于希格斯玻色子还为时过早。他们说,这些看起来像是新发现的拐点可能是数据统计起伏、计算机模型缺陷和其他问题造成的。有3000名成员的atlas团队的发言人法比奥拉·贾诺蒂说:“我们今天还得不出任何结论,但这显然非常有趣。”她说,随着研究小组收集到更多数据并把结果汇总起来,情况可能会更清楚。cms团队的发言人吉多·托内利也持同样观点。他说,需要更多数据才能确定这是“统计起伏还是潜在的信号”。科学家找寻已久的希格斯玻色子最初是爱丁堡大学的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1964年假设存在的。他的理论描述了基本粒子如何通过一个弥漫整个宇宙的看不见的场获得质量。科学家把这个场比作一片雪地,把粒子保存下来,并在不同程度上减慢它们的速度。轻的粒子快速穿过,就好像踏着滑雪板一样;重的粒子缓慢穿过,就像光脚走路一样。1993年,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利昂·莱德曼给希格斯玻色子起了一个绰号———上帝粒子。希格斯讨厌这个绰号。他说:“我觉得这令人尴尬,因为尽管我本人不是信徒,我认为这是误用术语,可能会冒犯一些人。” (责任编辑:王泓漓)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跟帖
191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