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保持经济快速的增长与能源需求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为此,“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其中包括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其次是加速节能减排措施和政策的落实。即“开源”的同时必须“节流”,换句话说,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能源发展将备受关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步伐的加速,新兴能源产业与节能减排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正劲中
中国作为能源需求大国,保持经济快速的增长与能源需求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为此,“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其中包括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其次是加速节能减排措施和政策的落实。即“开源”的同时必须“节流”,换句话说,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能源发展将备受关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步伐的加速,新兴能源产业与节能减排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
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正劲
中国在发展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在多个领域世界排名第一。截至2010年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4182.7万千瓦和86万千瓦,相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76倍和15倍;光伏发电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我国太阳能制造能力和太阳能利用面积已经位列世界第一,风电连续几年成倍增长,2010年新增风力装机1600多万千瓦,居世界首位。
目前,各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热情依然高涨,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预计,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仍将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新能源发展有所局限
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看,发展方向和取得的效果日益显著。但是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版图来说,新能源的使用和利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总的来说,新能源对我国的能源战略是一个极大的辅助和补充。但我国在大力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日渐凸显,新能源虽然清洁环保,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如“太阳能多集中在西部、风电多集中在内蒙等”。而我国一些大型的高耗能企业多集中于东部和北部,靠近城市位置。形成了目前这种“两地相隔”的局面,一边是国家耗巨资建设的新能源电厂,一边是翘首期盼、能源短缺的高耗能地区的企业。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从长远看,新能源发展不管从政策、技术、发展以及布局上来说,都将得到重点建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