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高新服务 >> 西光所一创新性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西光所一创新性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0年07月04日
来源:机电在线 作者:未知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05人参与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主持专家鉴定委员会对西安光机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飞秒激光及生物分子材料在信息海量存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飞秒激光与生物分子材料在信息海量存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是一项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工程方向性研究项目。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高密度/大容量信息存储新技术或新途径,基本原理是利用飞秒激光与透明介质相互作用,在透明介质内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实现高密度/大容量三维存储。成果鉴定会上,项目负责人作了研制报告,有关专家宣读了检测报告,同时会议还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主持专家鉴定委员会对西安光机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飞秒激光及生物分子材料在信息海量存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飞秒激光与生物分子材料在信息海量存储中的应用技术研究”是一项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工程方向性研究项目。该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索高密度/大容量信息存储新技术或新途径,基本原理是利用飞秒激光与透明介质相互作用,在透明介质内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实现高密度/大容量三维存储。
   成果鉴定会上,项目负责人作了研制报告,有关专家宣读了检测报告,同时会议还宣读了科技查新报告。经过专家组认真质询和评审,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建立飞秒激光三维光存储技术平台;首次在三维高密度存储中实现二进制编码写入与解码读出;建立傅立叶变换偏振全息存储装置,并采用空间光调制器编码的傅立叶变换偏振全息存储技术; 在BR膜的研究中,首次发现BR膜在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下,产生非线性永久变色偏振态(F态)新现象,并开展了用于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存储,以及偏振复用和光学数据加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其中在PMMA材料和熔石英材料中达到的三维存储记录密度为国际领先水平,同意该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责任编辑:wzbj-1)
我要跟帖
105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