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高新企业 >> 用“芯”领跑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
用“芯”领跑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化
2011年08月04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姜靖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65人参与

本报记者姜靖2年前,韩绍伟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首款支持北斗系统的双系统四频点高精度接收机ur240-cors和业界尺寸最小、功耗最低的全北斗/gps导航模块um330研制成功。“这将打破此领域的国外垄断,为后续的各类北斗导航终端的产业化推广和行业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韩绍伟说。据介绍,卫星导航系统由卫星星座、测控台站以及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其中,用户设备是指卫星导航接收机,其原始表现形式为接收机oem板或模块,而芯片是oem板或模块的核心。尽管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仍处

本报记者 姜靖

??? 2年前,韩绍伟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首款支持北斗系统的双系统四频点高精度接收机ur240-cors和业界尺寸最小、功耗最低的全北斗/gps导航模块um330研制成功。

“这将打破此领域的国外垄断,为后续的各类北斗导航终端的产业化推广和行业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韩绍伟说。

据介绍,卫星导航系统由卫星星座、测控台站以及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其中,用户设备是指卫星导航接收机,其原始表现形式为接收机oem板或模块,而芯片是oem板或模块的核心。尽管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仍处于成长期,由于诸如核心芯片和oem板卡技术的不足,导致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北斗应用产业化面临很大的困难。

2009年初,时任美国sirf公司副总裁,有着20多年导航技术研发和产品化经验的的韩绍伟带领一批专业人才回国创业,与我国第一家导航上市公司——北斗星通联合成立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致力研发支持北斗导航系统并兼容多系统的卫星导航芯片以及其他相关板卡和模块。

2010年9月,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颗支持所有卫星系统和频点的高性能soc芯片——星云(nebulas)流片量产,填补了国际和国内空白,打破了我国高精度测量、导航、授时等多个领域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该芯片为逐步实现北斗梦想跨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如此评价。

研发芯片只是其战略图的一步。在此基础上,韩绍伟带领团队进一步研发出了高精度接收机和面向导航、授时市场的模块um220,um330。

其中,和芯星通um330是全球首款支持全北斗(bd1/bd2)和gps的导航型轻巧模块,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可广泛应用于兼容北斗的车辆导航、监控、电信、电力授时、气象探测、海洋渔业等领域。

在和芯星通我们发现,百余名研发人员中,超过70%取得了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博士和硕士学位,其中多人拥有丰富的海外同行业工作经验。

韩绍伟说,未来5年是北斗大系统逐渐完善的阶段,更多的北斗卫星会投入使用。而诸如交通、公安和气象等许多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将大规模地采用北斗导航系统为支撑行业应用的平台,以满足其业务需要。再加上国家重大专项将会继续在该领域投资,产业链也会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而完善,行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将相应增加。

“和芯星通将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韩绍伟说,“随后和芯星通将坚持创新,力争成为gnss专业应用领域和基于位置服务的消费类终端产业中国内外领先的芯片、oem板卡和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跟帖
165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