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信息:中国高新网 >> 高新服务 >> 跨国制药公司大量寻求外包 亚洲CMOs加速自我调整
跨国制药公司大量寻求外包 亚洲CMOs加速自我调整
2011年08月24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王迪 打印   字号T|T 有0人评论 有117人参与

未来几年中,亚洲生物制药行业将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国际商业观察”(bmi)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2009~2013年,光是在全球生物制药生产设施中,亚洲所占的份额将从10%增加到20%。亚洲的合同生产组织(cmos)最有可能从这种增长中得益。
未来几年中,亚洲生物制药行业将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英国经济研究机构“国际商业观察”(bmi)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2009~2013年,光是在全球生物制药生产设施中,亚洲所占的份额将从10%增加到20%。亚洲的合同生产组织(cmos)最有可能从这种增长中得益。

为了应对本国不断上升的成本支出,跨国制药公司正在寻求外包业务。而为了参与市场竞争,亚洲cmos正在疾速向前,努力做到符合美国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标准和要求。

迄今为止,印度获得fda许可的生产设施数量最多,该国从事药品生产的人员是美国的4倍多,是英国的12倍多。此外,中国正在努力解决其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2007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多项旨在改进药品审批程序的有关条例,将对在研新药的审批时间缩短了一半。

行业参与者也对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发达国家充满信心。比如,2000年6月,新加坡推出了生物医学整体战略,这项战略已经吸引了龙沙、诺华等跨国公司在该国设店开厂。今年6月,龙沙承诺追加1220万美元的投资,以进一步扩大它在新加坡的工厂规模,这是龙沙对新加坡积极的经济增长和政府继续支持生物制药生产领域作出的一个回应。

为了紧跟生物制药生产领域的发展,亚洲本土的cmos正在作出一些改变,以吸引跨国公司更多的关注,包括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投资等等。

一次性使用技术受关注

近年来,许多制药公司已经将它们的重点从直接生产转向创新、生产率和质量控制。新技术的使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快增长,这些技术具有成本效益,并且只需要最低限度的维护。尤其是一次性使用技术在亚洲cmos中越来越受欢迎。这种技术使得cmos更具吸引力,因为它降低了生产的复杂性,进一步扩大了提供给全球客户的服务的范围。

f&s亚太区医疗保健部门副研究主任jaychandran表示,在亚洲,一次性使用技术将备受欢迎,因为这是一种必须拥有的生产能力。如果生产厂家想要在北美和欧洲出口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则必须与大型跨国公司合作以进一步促进该技术在亚洲的应用。

2008年,美国圣地亚哥的太平洋生物医药集团和pacificgmp开展合作,在浙江省台州设立了“chinaquantitativebiomedicine”(中国定量生物医学公司),使用一次性技术组织生产。该工厂将为美国和欧洲市场生产蛋白质,并力争满足亚洲日益增长的需求。

独特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五年前,获得生物制药生产能力的途径是通过传统的采购流程,将业务外包给cmos,或者通过建立或收购生产设施来控制供应渠道。近年来,制药公司的经营模式一直在向合并和收购(m&a)战略转变。

龙沙公司负责生物制造销售和业务开发的主管michaelbanks表示,这种战略是多元化的,它包括本地或跨境cmo合作伙伴关系、外包策略以及生产优化。

(责任编辑:冯浩)
我要跟帖
117人参与 0人评论
用户  密码  自动登录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商讯
新闻图片
中兴反击华为诉其三项专利侵权苹果未发布新一代iPhone手机致股价下跌1.6% 京沪高铁动车配3G无线网络 本月内投入运营站在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IBM:创新是一种科学
精彩无限